FleArt by 陳藝堂

1
之前在陳藝堂的個人網站上面看到這個攝影專題:FleArt,我覺得非常有趣。這是作者的自述:The most eye-catching things in the FU-HO flea market, is the mixture of fake high-art and various copy of cliche-art. They both just look like any other non-art things. (在福和橋下的跳蚤市場裡面,最引人注目的東西是那些精緻藝術的複製品和媚俗匠氣的「藝術品」,但那些東西和其它非藝術的物品看起來好像也沒甚麼不同)

整組作品是藝術史大考驗(誤),可以看到上圖是達摩 vs 梵谷的鳶尾花(退色了),下面這張有蒙娜麗莎 vs 浮世繪,關公 vs 哆啦A夢,連豆腐乳都讓我想到安迪·沃荷。
02

雷諾瓦
3

秀拉與許多不知名的畫
5

畢卡索
14

還有大量生產的匠氣藝術品。
13

攝影發明之後,藝術品被大量複製,是當代社會重要的現象。早在1935年,華特·班雅明在他的文論《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中,就提出這樣的觀點。傳統藝術品的藝術價值來自幾個面像:其一是獨一無二的性質,其二是展出場域的配合(宗教場合產生的神聖感,或是皇宮金碧輝煌的高貴感),這些特性使藝術品表現出特有的「靈光」(Aura)。但是藝術品經過大量複製之後,上述「獨一無二」和「此時此地」的特性被破除,於是靈光就漸漸消失了。這組作品完整地展現了這個概念:精緻藝術的複製品被放在跳蚤市場,無法讓人感受到它的價值。

更激進的說法是,所謂精緻藝術就只是上流社會做為階級劃分的手段,「好品味」,不過是專指於上流社會的愛好而已,精緻藝術和俗民藝術或是其它日常生活的物件,根本沒有差別。但也有反方意見,認為藝術品被複製之後,讓大眾更有機會了解藝術,更多人喜愛藝術品,反而增加了「原作」的價值。所以看到跳蚤市場的複製品,還是能讓人想到羅浮宮或奧賽美術館的那些藝術原作,增加了原作的靈光。

更深入來看,這組照片也是複製品,是複製品的複製品,但是這組照片的意義和它複製的對象已經不同了,當然和遠在國外美術館原作的影像意義就更加不同了。

整組照片請見:FleArt

Share your thoughts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