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acf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home/wutayuco/public_html/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雜文 – WuTaYu | Home

雜文

關於喜好和價值判斷:

喜好和價值判斷是不一樣的事情,可能有一個人喜歡咖啡的花香但不喜歡莓果味,但在價值上這兩者都算是好的風味。如果講說「這咖啡很糟,因為有莓果味」就把喜好和價值混為一談了。

相對來說,沒烘熟的青草味被認為是負面的風味,但很可能有人會喜歡。

這在藝術上也是很類似的,所有的藝術欣賞者都可以喜歡各式各樣的作品,但很殘酷的是,藝術有一套價值判斷的體系,決定了好壞。這套體系無法像咖啡風味輪一樣明確被指出,甚至外觀很像的作品可能擁有截然不同的評價。然而,這套評價體系在業內卻是有高度共識性的,體系中的人能夠輕易分辨好壞。

體系不是拿來推翻超越的嗎?是的,但前提是摸透這個體系才有突破點。許多自以為的創新其實是已經很老派的東西了。


關於藝術商業化:

許多人會罵一些普普藝術家或所謂的潮流藝術家太過炒作或太過商業化,但我覺得某一類的作品,它們的藝術本質就是商業(就像印象派的藝術本質是光一樣),所以炒作或商業化完全就是適合甚至是必須的手段。

相對來說,如果拿文人畫來炒作,就真的只是炒作而已,討罵活該????


品味精緻化到某個階段的時候,會發展出該品味群體認定的美學標準,且時常會違反直覺,例如:看起來醜的畫、消毒水味的威士忌、發霉的起司、金屬味的礦泉水、酸澀的紅酒、怪異的時裝、太甜的小吃。

品味和嗜好領域中越深入的專家,就越不會獨厚該領域某種特定的類型。威士忌的專家會喝遍各種桶、產地、桶陳時間,並能品味各自美好之處;咖啡品味者可以從不同產地、處理法、烘焙度、萃取方式體驗不同的風格特色;好的藝術研究者,並不會覺得當代藝術很先進,古典藝術太古板老派,或是反之覺得古典藝術才是經典,當代藝術都在亂搞;美食家會嚐遍各種食材和各國料理。

但聽說有人去喝不同酒廠出產的消毒酒精會有不同的風味,這也太極端了????


如果有一件藝術作品看起來很莫名(怪異、很醜、過於簡單⋯⋯)卻又很有名或很貴,違反了一般民眾對於藝術的認知,他們常就認定那是炒作甚或洗錢,這時候只要去google「作者名+評論」就可以判斷,如果google出來有好幾頁嚴肅深入的評論和介紹、重要美術館的展覽收藏,通常都是蠻好的作品,看不懂就是觀眾或美術教育需要加油。

反之,有些很有名氣的藝術家,作品也相當昂貴,搜尋起來卻只有非常少量深入的評論,大部分都是表淺的介紹,那他的作品其實是比較偏商業性或工藝品而缺少藝術性。

還有一種相對的是有很多評論,卻在藝術圈外沒有名氣,作品也很難賣,那就是在拚歷史定位的。

Share your thoughts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