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亮度、曝光、曲線"的差別。分區曝光實驗
最近了解關於亮度和曝光的一些重要且基本的觀念,在這裡分享一下。拍照的時候常常會發現,要把亮部調暗的時後,似乎要比調暗中間調減更多的EV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而調亮暗部的時候也是一樣的情形。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做了一個小實驗之後,我稍微知道了一些原理。(其實就類似分區曝光法的原理)
實驗是這樣的:先找一個單色的紙或牆面,用一個EV的間距從-4~4的曝光補償包圍曝光拍攝這面牆,得到九張照片,轉成灰階之後相片如下:
之後用Photoshop測量每一張圖的亮度(0-255, 0最黑,255最白),然後根據不同EV補償對應其亮度畫成折線圖。
下面是我用Nikon D300畫出的圖:
折線圖的橫軸是EV補償(這裡的刻度0是指不改變相機加減EV補償設定的情況,而不是EV值的基本定義),縱軸是灰階的亮度(0-255, 0最黑,255最白)。我們可以發現,拍完一張照片後,加一格EV再拍一張,相片的暗部(橫軸:從-4 增加到-3,注意:這裡的數字也是相對值)只能增加一點點亮度(縱軸亮度從3增加到5,也就是說在第一張相片原本亮度是”3″的區域,加了一格之後只會變成”5″),但是在畫面中間色調的地方,加一格EV(0–>1)就會加比較多亮度(102 –> 162)。簡單來說加減EV和拍出來的亮度增減關係並不是線性變化(by PTT網友CZ)。
接下來我們從色階分布圖來看,加EV前後的情形大致會變成這樣,原始的圖是橘色的,加了EV之後的色階是藍色。可以見到當我們改變EV時,相片極亮和極暗處改變少,中間色調改變大,這也符合了在文章一開始提起的現象。
知道了這個原理之後,就可以來看看軟體對於修改亮度的處理了。
修圖軟體中(photoshop,Lightroom),有很多選項可以改變亮度,這裡用photoshop的camera raw來當例子(特別注意在不同的軟體中,同樣的名字可能會有不同的結果喔),其中有三種選項可以改變亮度:亮度(brightness),曝光(exposure)和曲線(curve),基本上,他們都是在模擬相機的加減EV值,也就是說套用之後,中間調改變多,頭尾改變少。那這三個到底有甚麼區別呢?實際測試實驗可以略知一二。曲線,理論上可以模擬其他兩種工具的變化,所以在這裡特指一個節點的下凹曲線。
我選了一張偏亮的照片來調暗,以中間灰為基準,套用三種不同的方法,套用之後,這三張的中性灰是類似的:
這是原圖:
套用的結果如下圖:
曲線
可以發現,三者對比是不一樣的!套用單節點曲線的對比最大,其他兩者乍看之下非常類似,仔細看可以發現套用”亮度”後圖片的對比還是稍微比套用”曝光”的高一點。實際應用上,不想要增加太多對比的時候,使用”亮度”或”曝光”比較適合,反之則使用”曲線”。熟悉者直接使用曲線,因為有最高的自由度。
上面講的是Photoshop Camera raw中的情形,很多其他的軟體中(例如:Word),”亮度”的定義是無論亮部,中間調或暗部,全部都一起平移,這樣就不是模擬相機加減曝光值的效果了,做出來的照片會像這樣,暗部細節被吃光光,非常不討喜。在PS中,被認為是”Legacy”(遺產)。
在亮度對比的選單中,只要點選”use legacy”就可以啟用這個糟糕的功能了。(我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才發現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