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acf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home/wutayuco/public_html/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小資族的顏料購買指南 – WuTaYu | Home

小資族的顏料購買指南

最近幫初學者買顏料,遇到一個有趣的問題,就是如何買最少的顏料畫出最多的顏色,深究起來是件蠻複雜的事情。

傳統上有紅黃藍三原色,似乎加上黑白一共五條就打趴了,但世界不是這麼完美的。傳統三原色是基於1920年代的知識和技術發表的,當年的藍色和紅色現在看起來都不是純色,所以藍加紅不會出現飽和的紫色。

應該要買像是印表機或印刷的CMY會接近原色。黃色比較沒有問題,比較貴的Cadmium Yellow (pigment yelllow 35, PY35, 黃色35號) 或是平價的Hansa Yellow (PY74)、Benzimidazolone Yellow (PY154) 都蠻純的(比較新的顏料都是超難記的化學名,好像藥名)。而Lemon Yellow (PY31)冷冷綠綠的,比較不適合。藍色要發青,最接近原色的是Phthalo Blue (PB15:3)。紅色要用洋紅,洋紅在20世紀前是不適合製成顏料的顏色,雖然源於動植物不算稀有,像紅龍果汁就很洋紅,但它們非常容易變質。來自植物的Rose madder(茜草紅、玫瑰紅)是常見的古代顏料,蒙娜麗莎的臉色蒼白就是因為茜草紅褪色所致。直到1896才突破性地發明了Quinacridone類合成顏料,具有足夠的穩定性,直到1955年開始用於汽車塗裝。這類顏料很有趣,在不同的結晶型會有從紫紅到橘色的變化。最接近原色洋紅的有PR122、PR202和PV19,這些顏色沒有固定的商品名,所以看色粉的統一編號會比較準。而這些完美的洋紅,最不完美的地方就是貴,超貴,一定是因為大家都不買紫紅色的車的關係(誤)。但有洋紅才能調出漂亮的紫色系和紅色系,完全無法取代,不要再紅加藍加白了。



橘色、紅色

三原色雖然理論上接近原色,但終究不是原色,調色後彩度會降低,所以市面上會有各種色彩精美的顏料可以滿足購物慾望。

單支顏料是個大坑,有很多細節,價位和好用程度也不一定成正比。顏料有單方和複方的分別,單方就是單一化學結構的色粉,複方就是基於某些原因,預先調好的顏色,理論上單方的顏色純度會比複方高。有寫Hue的通常是複方,Hue就是和某個顏色類似色相但不同成份,詳細的色粉成份會列在該產品的成份表。生產Hue的原因可能是單方原料太貴了,就用調色替代,像是Cadmium Red和Cadmium Red Hue的價差可能是好幾倍;也可能是因為這個顏色雖然傳統上畫家愛用,但基於毒性或耐久等理由而用Hue取代,例如UV敏感的茜草紅被改用Hue。

那有哪些單方顏色和調色差別很大的呢。這邊先試驗黃色和洋紅的色階。上面是昂貴的Cadmium Y.下面是平價的Hensa Y.。Cadmium Y.天生就比較橘一點,所以應該是Hensa Y.更接近純黃色,但Hensa Y.的缺點是天生比較稀薄且染色性較低。中間是現成的顏料,大部分為單品,紅色和橘色的鮮豔程度大多無法用調色取代,但令人意外的是超級昂貴的Cadmium R.居然和調色的差不多????,CP值頗低。

所以小資族的選擇應該是Hensa Y.、PR122/PV19 Magenta之外加一條紅色Pyrrole R.或Naphthol R.,真的很愛橘色就加一條高價的Cadmium Orange。如果還是覺得Cadmium O.太貴,有個暗黑的方式是在調色的時候加入螢光黃、螢光粉紅,能夠大幅提升飽和度,但螢光色的耐久性都很差,容易褪色。

土色系傳統上是真的用土做的,後來也有同化學式的工業產品,Raw Umber, Burnt Umber, Raw Sienna, Burnt Sienna, Yellow Ochre等,雖然努力調色能夠調出很像的顏色,但他們都是土,所以價格不高,一般都會買。


藍色、紫色

藍紫色階是Phthalo B.和PR122 Magenta展開的。Ultramarin顏色飽和,無法取代,昂貴的Cobalt B.反而和Ultramarine很接近,CP值頗低????,事實上,平價版的Cobalt Blue Hue就只是Ultramarine加白而已,但因此又可以多賣一條顏色????(可惡,我有一條)。另一個知名的普魯士藍,因為對鹼基敏感,無法做成壓克力顏料 但它很接近Phthalo B.,故也可以調出類似色。


紫色的部分,所有Quinacridone家族的紫紅色都調不出來,他們通常也不會太平價。平價的紫色有Dioxazine Violet,但其實藍加洋紅可以調出極其類似的顏色。

所以在藍紫色調,大概再加一條Ultramarine就很夠了????


綠色

綠色傳統上只有一個必備色,是Viridian(PG18),但尷尬的是,Viridian色粉可以分散在油彩的油中、可以分散在水彩的阿拉伯膠中,但無法分散在高含水的壓克力顏料中,所以顏料幾乎找不到單方Viridian的壓克力顏料,可以看到的都是用其他色粉調出來的Viridian Hue。在壓克力顏料是使用類似色:Phthalo Green, Blue shade(PG7)。(借wiki的比較圖)(在油畫兩者的品質也差不多,但Phthalo Green便宜很多,可以不用太執著於Viridian)。


總結

總結來說,最重要的顏色是黑白、黃、Phthalo Blue、單一色粉的Magenta,次重要的是Phthalo Green、單一色粉的紅、Ultramarine,然後是Cadmium orange、最後是各種土色。

這時候就看得懂廠商的色彩組合產品在做什麼事情了,覺得非常有趣。

Golden壓克力顏料出了很多種類的set以滿足各種需求。Essential set和進階版的Mixing Set,真的就是完全依據科學模型選擇最少的顏料量完成最大的色彩空間,就是把人當成印表機的意思????但我看到顏料名是滿滿的化學名詞就覺得很幽默,因為畫家大多不喜歡這種沒有歷史感和想像空間的命名,提不起購買的慾望。但Nerdy如我,現在想把這些化學名詞全部補齊。(但我還是無法想像沒有Ultramarine的調色盤)




所以他們出了另一個Traditional Set,全部都是耳熟能詳的顏色,油畫畫家可以無痛轉換。但這個組合有兩個重要顏色不是單一色粉,意味著這兩個顏色不是最純淨的,一個是Magenta換成了茜草紅,但因為茜草紅色粉光敏感易褪色,改用Magenta+Phthalo G混色混出來的,那這樣幹嘛不單純用Magenta就好????;另一個Viridian Green Hue是因為色粉無法製成壓克力顏料,只好用藍黃棕白四種色粉混出來,真的是為了綠色之王的名聲相當努力。雖然Indian Yellow Hue和Prussian Blue Hue也都是混色但比較還好,他們在調色上沒這麼重要。Indian Yellow古法是使用只吃芒果葉的牛尿提煉色素,所以現代只做Hue,另外普魯士藍無法做成壓克力顏料也只能做Hue。這套最厲害的地方是完全沒有黑色!!!我小時候的畫圖老師真的會把黑色全部沒收!!!以免用色髒掉。這個套組跟Mixing set相比,整體的色彩強度會比較溫和,尤其調不出來鮮豔的粉紅、桃紅、紫紅色,但這確實也和傳統繪畫的調性相合。





還有一群人會執著於過時的伊登色環,一定要紅黃藍三原色,Golden也順應出了一套Intro Set,但這套沒有Magenta,犧牲掉所有的粉紅、桃紅、紫紅色系換取一個鮮豔的正紅色。理性上,調色的廣度不如Essential set,但行之有年的觀念沒這麼容易改過來。

Share your thoughts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