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英國國家藝廊展:空間處理
有一個說法是:繪畫是開一扇窗,畫家要想辦法把空間感推遠。在這次英國國家藝廊的展覽可以看到許多處理背景的方法。
1. 近大遠小符合透視:
透視法剛發明的時候,許多畫家急於表現線性透視,畫面常會有明顯的透視線條。攝影就是單點透視,所以這樣的透視現在看起來沒什麼特別的,但在當時是很驚人的幻覺。
Sandro Botticelli (about 1445–1510), Three Miracles of Saint Zenobius, about 1500, Tempera on wood
2. 近大遠小不符合線性透視:
北方文藝復興的透視技巧較晚發展,或是說他們不見得一定要有完美的透視,所以會見到這種不同的東西使用不同的透視,類似多點透視的情形。不理會線性透視的好處是易於整合複雜場景,因為嚴格的線性透視會把後面的東西遮掉。雖然在很長一段歷史中這被視為比較差的技術,但經歷了立體派、現代繪畫之後,現在看起來反而有活力且具現代感。
Joachim Beuckelaer (probably about 1535; died 1575), The Four Elements: Water, 1569, Oil on canvas
這次展覽展了一張高更學塞尚風格的畫,特色是有意識地從不同角度觀察同一個對象,並組合到同一個畫面,例如前面的盤子比較平視,後面的布比較俯視。即是有意尋找線性透視之外的表現方式,就結果而言,很類似北方文藝復興的空間感。
Paul Gauguin (1848–1903), Bowl of Fruit and Tankard before a Window, probably 1890, Oil on canvas
3. 跟貞子一樣跑出畫框:
北方文藝復興承接國際哥特式風格,向內的空間感常常很淺,像是一個淺櫃子或浮雕而不是一扇窗,這張甚至不是向內的,作者把畫框畫在人物的背景,使得人物向觀眾浮出。較鮮艷的綠色背景也像是一面牆,擋住向內部的空間。
Jan Gossaert (Jean Gossart) (active 1508; died 1532), A Young Princess (Dorothea of Denmark?), about 1530–2, Oil on oak
4. 空氣遠近法:空汙遠近法,越遠的景物霧霾污染越嚴重的感覺????
Claude (1604/5? –1682), Seaport with the Embarkation of Saint Ursula, 1641, Oil on canvas
5. 背景用低彩度、低對比退後:空氣遠近法基本上是遠的景物加白色,使得彩度和明暗對比下降而退後。其他調整彩度和明暗對比的方式也同樣可行。這張黑髮和白皙皮膚及白領子的明暗對比強烈、磚紅衣服相對高的飽和度,都是人物和背景能夠分得開而使人物存在感強烈的原因。
Sir Thomas Lawrence (1769–1830), Portrait of Charles William Lambton (‘The Red Boy’), 1825, Oil on canvas
6. 顏料的厚薄與堆疊:前面幾種方法都是基於對象物在真實世界的情形, 用繪畫技術在2D圖片仿製3D幻覺。而利用顏料物質的堆疊也能製造不基於幻覺的空間感。例如林布蘭的自畫像中,背景相對於人物的厚塗,顏料薄且透明度高,透出了底下的顏色,於是有了通透、更深遠的感受,可以比較另一張人物和背景的厚度比較一致的作品。
7. 特別的處理:
莫內這張的空間很有趣,沒有表現近大遠小,反而像是空拍,前後景物差不多大。看起來左邊大塊的花叢最往外接近觀眾,因為它的亮面用了更淺更鮮豔的綠色、比較細而顯眼的筆觸以及更厚的顏料,都有往前的效果;而右下角的花叢筆觸模糊,露出大量畫布,看起來扁平而往後,在真實世界中它應該是前景,但在畫家的取捨之下,往後移了。
Claude Monet (1840–1926), Irises, about 1914–17, Oil on canvas
塞尚這張在大面積深色之中的白看起來是最顯眼最往前的,但淺色畫布前面又壓了會大幅退後的深色的柱子和靜物,使得這張畫的前後關係曖昧而和3D幻覺脫鉤,變成了處理抽象造型和構圖結構的遊戲,具有抽象繪畫的意味。
Paul Cezanne (1839–1906), The Stove in the Studio, about 1865, Oil on canv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