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acf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home/wutayuco/public_html/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21
不只是三分之一,以視覺元素構圖(下) – WuTaYu | Home

不只是三分之一,以視覺元素構圖(下)

承接上一篇探討完“點”和“造型”,這篇要探討線條在畫面扮演的角色。分別為水平線、垂直線、斜線、曲線、暗示線。


> 水平線:比較常見的線條就是水平線了,水平線符合人眼的習慣:也就是左右掃視,所以會讓人感到舒適安詳。地平線也是水平線的一種,看到水平線,觀者會有地平線的聯想,這種聯想加強了穩定及平靜的感覺。 講水平線先從擺放地平線的位置說起。許多的論調是說地平線應該放在畫面的三分之一或是黃金分割的位置,這是為了畫面穩定所設計的,但事實上在很多情形下我們不希望太過穩定,可以把地平線放得很極端,例如:天空非常精彩,地面卻只有剪影的時候,大可把地平線壓倒最低。
line
(攝於台東)

地平線的高低也受到仰角拍攝或俯角拍攝的影響,仰角時地平線低,俯角時地平線高。

仰角(低地平線)表現了氣勢、興奮、強勢、崇高
俯角(高地平線)顯示了悲傷、弱勢、墮落
(詳見舊文)

這張沙灘把地平線放在極高,一則是因為沙灘的腳印材質比天空精彩,另外的想法就是因為畫面有一些離開、憂傷等負面情緒,採用俯角拍攝。 line_1
(攝於北海岸)

我們再回到水平線,水平線適合表現平靜的構圖,杉本博司的海景系列真的就只有一條水平線…
sea4

sea3

sea2

sea

雖然被攝物是海景和天空,但杉本博司的主題卻是 “時間” ,因為水和空氣似乎是變化非常少的物質,適合表現時間恆久和緩慢變化,水平線加強了這種安穩的感覺。

> 垂直線:垂直線擁有速度和動感,因為觀者會有墜落的聯想。當垂直線的底部有個水平線的時候,可以穩定這種動態,使畫面平穩。
ver2
(攝於倫敦)

下面這張是荒木經惟拍攝的王力宏:那條非常顯眼的深色領帶構成了有點扭曲的垂直線,從王力宏的臉部向下延伸,並沒有水平線遮擋直直掉到照片外面,產生一股曖昧的不安與蠢動,以及“荒木式的情慾暗示”,真的是非常厲害。

王力宏

> 斜線:斜線像是翻倒中的水平線,或是一個掉落中的物體,張力在線條中最強。當斜線向心集中的時候,會有強烈的透視效果。

具有張力的斜線:
ver_2
(攝於北海岸)

向心的斜線造成的透視效果:

ver_1
(攝於苗栗)

> 曲線: 曲線讓人聯想到水流、布、風、女體,所以在心理上產生了柔和、舒適、優雅以及流動感。

這張萬里長城的照片意指古人遙看今人,藉由長城的曲線暗示時間的流動性。
dreamstimeb_9

 

當許多曲線並排的時候,會有更強烈的韻律感和指向作用。
egg
(攝於桃園小巨蛋)

另外,曲線也會有凹面鏡的效果,把觀者的視線集中在焦點處。
eye
(攝於台北寶藏巖)

> 暗示線:人的目光方向和物體的的行進方向會形成一條暗示的線,這和視覺動力以及畫面的動態平衡有關,細節將於下文解說。

eye2
(攝於西班牙)

> 視覺動力:有方向的線條會讓畫面產生動感,進而影響觀者觀看的方式以及視覺張力和趣味。
布列松這張經典照是很好的例子,最前景的扶手把視線引導到腳踏車,腳踏車前行的方向形成引導視覺的暗示線繼續向前。這邊最有趣的地方是左邊那一堵牆擋住了前行的動勢,而把視線經由牆的邊緣再次引導到樓梯,於是能夠暗暗地操縱觀眾不停循環觀看這張照片。另外,扶手、左邊的牆緣和馬路邊變成了腳踏車的框景。

bresson

有方向性的線條在心理上會造成拉動畫面的力量,所以考慮畫面平衡的時候,這些線條都必須要考慮進去。下面舉個有點複雜的例子:
左右兩張構圖非常類似,都是傾斜相機所拍攝的,但仔細看可以感覺到,左邊那張的平衡感比右邊那張好多了(右邊那張明顯左偏),這是為什麼呢?
aaa

讓我們來看看這兩張圖的構圖分析,淺棕色箭頭代表的是車廂和人物的視覺重量,因為有地心引力的聯想,是往下的,其他的箭頭是實體的線或視覺暗示線。左邊這張四面八方的的箭頭都有,向量的總和比較偏近於平衡,而右邊這張的動勢方向大致是偏向左側,導致動態平衡失調。再者,左邊這張的人物是倒三角形的構圖(前一篇有講!),動態感和張力會更強烈。(所以當我們傾斜相機的時候,所要考慮的事情會比直立相機多更多

放射狀的線條就像是拔河一樣,會產生平衡的拉力,對視覺產生強烈的張力。當景物的線條和造型達到適當的時刻按下快門,就會獲得一張構圖不錯的照片(決定性的瞬間?)。

boat

上面這張照片就是當大部份線條達到放射狀時所拍下的,錯過了構圖就再也回不來了@@,這就是攝影有趣的地方!

 

 

創用 CC 授權條款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4 Comments

Join the discussion and tell us your opinion.

Raereply
18 7 月, 2013 at 1:28 上午

從你的文章中總是獲益許多。

tayuwureply
18 7 月, 2013 at 1:44 上午
– In reply to: Rae

謝謝><

26 7 月, 2013 at 5:19 下午

看著你的文章,我正緩緩進步,謝謝你

tayuwureply
27 7 月, 2013 at 3:36 上午
– In reply to: W

我也在緩緩進步><

Leave a reply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