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中臺灣醫師專業形象的變遷

    

《臺灣醫師專業形象的變遷媒體內容分析》這篇博士論文很精彩,躺在國家圖書館太可惜了,可以讓醫師看看到底是處在怎樣的社會觀感之下。論文分析民國40-60年代到民國98年,報紙上關於醫師形象的文章(寫給所有人看的),和《臺灣醫界》的文章(醫生寫給醫生看的),並比較全民健保前後的改變。使用八個指標打分數,前五個是正面形象,後三個是負面形象:

1. 專業能力:醫師對於艱澀知識技術的掌握。例如:醫學技術或發明為正分。醫療失誤為負分。

2. 權威:醫病關係中的主導角色。像是神祗代言人。例如:醫療糾紛造成民眾不信任為負分。艱難研究報告發表為正分。

3. 利他:以病人權益為重,醫病之間的信任關係。例如:醫師進駐偏遠地區為正分。為了利益濫開檢查為負分。

4. 自主:醫師能夠自行決定服務內容的權利。醫師看診必須考慮健保費,或是必須配合醫院政策為負分,醫師團體爭取自主性為正分。

5. 支配:透過知識和權威在醫病關係上成為支配者,在公共領域上成為專業壟斷和需要國家立法保障的團體。還有和其他醫事團體的主從關係。例如:醫藥分業使醫師支配下降為負分。

6. 去專業化:偏向負面的形象,因為知識普及,醫學知識更容易獲得,醫師不再是獨佔支配的權威,而是提供建議的專家。例如:民眾因為醫療知識增加而質疑醫療的正確性為正分。

7. 公司化:負面的形象。醫師只是科層組織中的受薪階級,必須屈服於行政管理,而減弱醫師的專業力量和社會地位。以績效等組織利益為優先。例如:健保或醫院沒有進貨的藥物就無法使用為正分。

8. 商業化:醫療行為像是市場行為,行醫考慮市場利益而不是基於道德精神。例如:醫師對於本身的治療成果,自行開記者會宣揚(廣告)為正分。

結果顯示:傳統的專業形象:利他、自主、權威和能力雖然滑落,仍然受到民眾和醫師團體本身的重視,屬於醫師的核心形象,其中利他為媒體最重視的醫師形象,但在全民健保開辦後,因為醫師必須考慮給付問題,所以醫師內部對於此專業形象感到憂慮。

醫療商業化在媒體中討論的情形並不高,但如果是深度訪談就會被凸顯出來,而在《臺灣醫界》對於商業化形象常有所反省。全民健保開辦之後,醫師表現商業化的情形突然升高,同時也伴隨著利己(利他的反面)的形象。

針對去專業化(因為知識普及,醫師變成諮詢者而不是決定者)的面向來說,民眾並不覺得因為知識普及而讓醫師失去專業形象,倒是醫師內部更有危機感,《臺灣醫界》中去專業化的形象一路上升,而相對的權威形象則是下降。

另一個重要發現是,醫病都比較關心自己的切身權益,報紙中能力、利他、權威這些和民眾切身利益相關的要素遠大於其他五項,而《臺灣醫界》中關於自主(全民健保對於醫師自主的干預)和優勢支配(對於其他醫事團體的支配)等和醫師權益相關的形象,露出頻率高於報紙許多。全民健保開辦後,醫師內部對於自主的討論大幅上升,但是民眾方面卻沒有。

關於優勢支配,醫界自覺失去支配權(像是醫藥分業),但是民眾卻不認為。

公司化的情形則是一路上升,和健保開辦無關。

Share your thoughts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